企業該如何面對中美貿易戰轉單效應

因中美貿易戰關係,台商回流及轉單效應,帶來正面效益,也使的台灣2019年第二季GDP成長2.41%,為亞州四小龍之首。

許多客戶接到大陸客戶諮詢或下單的電話,面對這些新增而來的訂單,企業主該有甚麼樣應注意的事項?

有以下建議。

 

第一、並非取得MIT標章便能摒除洗產地之疑慮。

中國因受美國制裁,許多大陸廠商積極尋找替代方案或是轉由第三地製造。而這些產品最終目的也是出口至美國境內,因此有許多台灣廠商誤認為只要取得MIT標章就不會被美國認定有「洗產地」的疑慮。

在台灣,關於產地的認定,有二個標準,符合規定,基本上可以申請核發MIT標章證明。

(一) 貨品在我國境內進行完全生產者。

這點是最沒有疑慮的,從原料到製造皆在台灣生產製造。

(二) 貨品非在我國境內進行完全生產者,以在我國境內進行最終實質轉型或賦予產品新特性者為限。

實質轉型之定義:

(1) 原材料經加工或製造後所產生之貨品與其原材料歸屬之我國商品標準分類前六位碼號列相異者。

(2) 貨品之加工或製造雖未造成號列改變,但已完成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五者。

但實務上,就算取得台灣MIT標章也不保證可以順利出口到美國去。

出口至美國之貨物實際產地的認定是由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署(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認定。

若對出口產品有所疑慮,可以事先上CBP(https://erulings.cbp.gov)網站上做預裁定的動作。

第二、新客戶的徵信

有許多新的訂單是過去沒有往來紀錄的新客戶訂單,這時候對新客戶的徵信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事務所接過許多國外客戶的委任,對台灣廠商做基本的徵信,包含是否合法設立、有無不良紀錄或是業界名聲等等。因台灣地小,這些徵信基本上容易落實。

除了新客戶的徵信之外,交易付款條件也是保護自己重要的一環,若能請客戶全額匯款或是開立銀行信用狀等,都是保障交易安全的最好方式。

現在國際詐騙或是貿易糾紛頻傳,若是有接獲明顯利潤高或是大額又急的訂單,務必謹慎小心多方查證,並留意交易上是否有不合常理的點。畢竟多一分的查證,就多一分交易的安全。不要讓你的錢白白不見了!

第三、趁機跟銀行建立良好往來

許多客戶接了許多新訂單,常面臨產能不足的狀況。此時,就會有客戶想要擴張企業規模,趁此機會擴充產線或是人力。但是中美貿易戰畢竟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有可能就這樣持續打了好幾年,新的訂單剛好可以滿足這些新擴張的產能。但也有可能,下個月甚至下星期,雙方就握手言和,此時新產能擴充就會造成財務上的負擔。

因此產能的擴充,必要做好財務上的預測,若真的中美貿易戰結束,這些新訂單不再下單,公司是否還能為維持這些擴張的支出。

但有一點能確定的是,趁此業績成長的機會,跟銀行好好往來,建立良好的信用評分,未來企業若是有融資需求,好的信用評分可以替企業加分取得更好的融資條件。